|
|
 |
|
 |
[图文]轻云蔽月之妙 |
热 ★★★ |
|
|
轻云蔽月之妙 |
|
|
作者:塞外笛声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988 更新时间:2008/3/24 21:12:50  |
|
|
|
古代吏官,以“不掩恶,不虚美”自称,其实是很难做到的。北宋吏官为某一贵诸侯立传,其人少尝为屠,这在时人眼中,是下贱勾当,尤为世人所不齿。因此他的传说不太好做。倘秉笔直书吧似 其难为辟,若为尊者讳呢,则有爱“实录”的美名。吏官去请教“学冠一时的胡秘监旦,旦曰:“何不言某少尝操刀以割,示有宰天下之志。”这真是字字千钧,把个屠夫写得不同凡响。终然不免有涉“虚美”之嫌。 写史不可,但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却是允许的,有的甚至是非常必要的。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殷仲堪画像。仲堪有目嫉,担心上了画面不好看,推辞再三,恺之晓的他的心思,安慰说:“明腹为眼耳,若明点瞳子,飞白拂上,使之轻云蔽月,岂不美乎?”仲堪欣然从之。顾恺之用明点瞳子,淡扫飞白的做法,不仅可以隐去眼嫉缺陷,且起到轻云蔽月的效果。而又不失其真,可谓一箭双雕,堪称高妙了。 顾恺之是极其重视画眼睛的,以为“四体妍媸,本无关妙处,传神写照,正在阿堵(指眼睛)中。”所以即使碰到有目嫉的人,他也一点不马虎,而是另辟蹊径,给以适当的艺术处理,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。如若不然,只一味去真描实写,使两眼浑浊,毫无神采,这样的人物肖像,僵尸而已,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艺术品呢!
|
|
文章录入:欢歌 责任编辑:欢歌 |
|
|
【字体:小 大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
上一篇文章: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: 人,应以诚相待 |
|
|
|
|
 |
 |
 |
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 |
 |
|
|
|
|
|
|
|
|
|